話說這次上課距離第一次有點久,大約隔了快兩個月,因為中間遇到聖誕節,
學校放假,學生們都回家,哥也趁機回台灣一趟,
帶了更多的台灣製便宜又好用的鍋碗瓢盆來法國,
這些東西法國當地買起碼是台灣的兩到三倍價以上,
之前要求哥開班的Dana已經回國了,不過在她的宣傳之下,
她的幾位朋友都頗期待哥開的廚藝課,紛紛在FaceBook社團留言表達參加意願,
也因此得以讓這個宿舍裡的私人神秘小社團延續下去。
這次哥一樣準備了三樣料理:
義式麵疙瘩(gnocchi)佐韭蔥(poireau)洋菇奶油醬
紅酒燉雞翅
薑汁燉西洋梨
由於上一堂課有來過的只有一個人:法國小正妹Chloé,19歲不過有男朋友了,
因此哥重新講解了一次基本刀法,並且請她當示範,
看她握刀跟切東西都變的頗有架式,同時還能夠協助哥指導其他學員,
敘述一些小細節並分享自己的經驗,哥頓時內心湧現一種莫名的感動!
就在大家分工合作將材料都洗好切好之後,
需要燉煮的食材就先下鍋了,
洋蔥、紅蘿蔔、蒜頭、月桂葉、雞翅膀加入紅酒燒開轉小火慢燉,
西洋梨也同時入鍋熬煮,
邊煮的同時也將工具、桌面整理乾淨,以便後續作業,
首先起鍋的是需要放涼當甜點的薑汁煮西洋梨,
用檸檬汁、糖及去皮去籽的西洋梨還有薑片開小火慢熬,直到西洋梨外圍略呈透明,
接著取出西洋梨果肉留下湯汁繼續熬到濃稠,然後放涼備用。
爐子上的紅酒燉雞翅則繼續燉,
不過由於這次雞翅準備比較多,因此先取出一部分煮好的雞翅,
讓蔬菜可以泡在湯汁裡面繼續熬煮入味,
接著開始製作義式麵疙瘩gnocchi,
將煮好的馬鈴薯導成泥,拌入麵粉、蛋、橄欖油及少許鹽跟胡椒,
攪拌成馬鈴薯麵糰,然後開始"搓湯圓",
搓好的"湯圓"再用叉子塑形成....毛毛蟲狀,
接下來就如同煮湯圓一樣水燒開下鍋煮,
同時也開始炒韭蔥洋菇奶油醬,
洋蔥末用奶油炒至略微透明,再加入白酒及切好的韭蔥、洋菇拌炒,
最後放入法式酸奶油crème fraiche煮至洋菇韭蔥都變軟就完成了。
煮好的gnocchi淋上韭蔥奶油醬,再搭配幾片市場買的生火腿~
C'est très bon!
當然還有花了不少時間的香料紅酒燉雞翅,
紅酒及月桂葉的香氣滲透進軟嫩的雞翅膀,佐上蔬菜的甜,Délicieux!
大家一邊享用一邊閒話家常,夾雜著英文、法文、中文、西班牙文....等,
交流各自的文化、背景,分享來自不同國家的故事、飲食習慣,
透過一起做菜,分工合作,呈現出來的成果雖稱不上什麼山珍海味,
觸摸、感受、體驗了過程之後,吃到嘴裡的食物格外的美味,
哥雖然法文還停留在勉強表達自己意思的程度,聽力跟不太上,
但不影響哥沉浸在這樣和諧歡愉的氛圍之中~
歐洲國家不像台灣外食這麼方便,法國的物價在歐洲又相對更高,
學生們往往為了省錢、省事,就用微波食品或罐頭解決一餐,
透過這樣的機會,除了讓大家認識食物的原貌,
用一點巧思啟發來參予的學生,引發他們自己動手製作新鮮的餐點的動機,
讓他們在逛市場和超市的時候不要再只是買一些半成品及餅乾零食,
上課的過程中哥從來沒有給過食譜,只要求大家去感覺每種食材,想像搭配的比例,
並不斷的試味道(goûte! goûte!),用自己的舌頭去嘗各樣烹調後的食物,
再依照自己的喜好調味,沒有一定的對錯,只有大家一起嘗試出最喜歡的味道,
讓學員們回到自己的感覺,感激、享受食物的美好,
然而最終目的也只是希望這些十幾二十歲跟哥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們,
真的開始動手下廚,新鮮做,健康吃,
不要再讓加工食品殘害自己的味蕾,逐漸蒙蔽生物最原始且珍貴的覺知能力。
美妙的夜晚,最後就在吃完清爽的薑汁燉梨佐肉桂鮮奶油後,
畫下了句點。